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重修故威武军节度福建管内观察处置兼三司发运等使开府仪同三司检校太师中书令福州大都督府长史上柱国闽王食邑一万五千户食实封一千户谥忠懿王庙碑开宝九年三月 北宋 · 钱昱
 出处:全唐文卷八百九十三、全宋文卷一○一、《金石卒编》卷一二五、《闽中金石志》卷六、《闽中金石略》卷三、《福建金石志》卷六、乾隆《福建通志》卷七三、《全唐文》卷八九三
若夫非常之人,必有非常之事者,众所闻矣。
其或功及于国,道济于民,生居土茅,没飨庙食者,求诸前史,罕有其伦。
是以黄石立祠,盖因遗迹;
沔阳致祭,实表旧功。
故圣人之制也,法施于民则祀之,以劳定国则祀之,苟无所称,实曰诬祭。
忠懿王非诬祭欤!
公名审知,字详卿姓王氏,本琅琊人,秦将剪三十四代孙。
高祖晔,唐贞元中光州定城宰,有善政以及民,因迁家于是郡,遂世为固始人矣。
曾祖友,赠光禄卿
王父蕴玉,赠秘书少监
父恁,累赠至太尉光州刺史
十围巨木,始从厚地以盘根;
九曲洪河,本自仙源而析派。
若匪降神之气,岂生命世之才?
公即太尉之季子也。
公形质魁秀,机辩明敏。
负英雄之气者,必相交友;
学韬钤之略者,咸询智谋。
悬知五典之书,暗合万人之敌。
远近伏其义勇,邻里推其孝悌。
尝有善相者诣公之门,视其昆弟三人,曰:「富寿,皆一体也,而季当位极人臣」。
自是公窃负之。
寻遇陟岵兴悲,在原轸念,恭事孟仲,严若父焉。
乾符末,鲸网全疏,凫毛屡落。
磨牙吮血,中原正苦于伤残;
脱耒裂裳,四海尽疲于征战。
公蓄慷慨之气,负纵横之才,每或抚髀暗惊,弯弧自誓,曰:「大丈夫不能安民济物,岂劳虚生乎」!
于是以俟时待价之口,抱拯溺救焚之志,豪侠相许,寝食不忘。
虽大鹏未飞,已具垂天之势;
而神马一跃,终同追电之踪。
王绪者,凭巢寇之戈矛,盗霍丘之土宇,遽言得志,遂启无餍。
但思于弱吐强吞,岂顾其幸灾乐祸。
因乃大掠部属,旁□□□,复收士民,以广队伍,于是公之昆季咸预焉。
秦宗权窃弄五兵,遍侵四境,内乏婴城之计,外无善邻之助,遂率众以作窜,欲避地而偷安。
玉石俱焚,孰能分别?
豺狼当路,无匪纵衡。
豫章懦怯之中,偶番禺残害之后,凡经藩翰,靡或枝梧。
潮阳漳浦,百姓畏其涂炭,五马避其锋刃。
岂知兵忌不戢,人慎无恒,狃蒲骚者终至败亡,好草窃者焉能长久?
动蓄自疑之志,本乖同义之心。
适当军众不宾,遂为部下所害。
公素敦诚信,累涉艰危,既负出群之才,仍谙抚士之术。
且兵不可以无主,将不可以失人,众遂推公而立之。
公居下惟谦,事长必顺,虽舆情之有属,在公论以不忘。
乃曰:「予早事二兄,尝若严训。
岂有弟为大将,兄居其下乎」?
遂奉长兄潮以帅其众,仍获清源为所理之地。
公由是恶道途之多梗,愤贡赋之不通,实欲致理一方,克平群盗。
外惟征缮,中则经营,运筹之胜负预知,揽辔之澄清可待。
大顺,□□□□廉察遽亡,兵马使范晖夺符印以自尊,奉缄题而不逊,恣行诛戮,罔事绥怀。
人既类于倒悬,时合当于逆取。
公比缘观衅,因得徵辞,遂举勤王之师,以申吊民之义。
躬事戈甲,身临矢石,一年而围□□□,□年而坚壁遂陷。
范晖扁舟欲遁,疏网难逃,遂为海人枭首以献。
公既歼元恶,乃布优恩,凡曰胁从,悉令宥过。
用仁信以驭下,行慈惠以恤民。
曾未浃旬,已闻致理。
百姓爱之如父母,三军畏之如神明。
又能成功不居,让德无愧,遂迎长兄潮迁理是郡,复请仲兄邽迭居旧邦。
武肃王表率诸侯,荡平大憝,吴越尽归于赐履,江淮奉于专征。
以其能务忠勤,远求荐擢,遂奏授本道廉察,及泉州符印偕命焉。
寻朝廷以寰海挻灾,久劳我武,东南静乱,获庇吾民,俾提旄钺之权,□□裤襦之惠。
遂升本州为威武军,授潮节度观察处置等使,仍以公为节度副使,奖勋绩也。
洎元昆殂谢,众庶归依,公乃恭受遗言,式俟朝命。
明年春,帝恩远降,人欲是从。
初授公检校刑部尚书威武军节度马副大使
将委十连之任,犹居贰职之劳。
一之日训习骁雄,二之日苏息疲瘵,用心数月,善政闻天。
于是进端揆之资,正元戎之位,斋坛高筑,军幕大开。
分周诗屏翰之权,握从□鼓鼙之任。
未几,显居使相,特锡户封。
方隆推毂之寄,又藉秉钧之力。
当多难未弭,聊同指臂之相须;
及具瞻有归,实赖股肱之迭用。
式资补衮,俾重褰帷。
天复元年,载正乾纲,重光帝座。
言念七闽之地,□符八柱之功。
特颁渥恩,用越伦等。
赋武库戟十二枝列于私门,非恒例也。
自是日钟百禄,岁奉九迁。
公致君愈勤,述职无怠。
万里输贡,川陆不系其赊;
一心尊戴,风雨不改其志。
昭皇累嘉忠节,别锡异数,欲酬懋德,岂限彝章?
天祐元年夏四月封琅琊郡王食实封一百户。
寻属龙蛇起陆戎马生郊,人心未厌于有唐,天命已归于新室。
知微不爽,居暗罔欺。
梁祖之即位也,才倾作解之恩,继举畴庸之典。
三公互拜,万户连封。
尚帝师之尊,官荣既极;
子仪中令之贵,考限微同。
寻复进封闽王,加福州大都督府长史
庄宗之建王业也,神州克复,宇县咸宁
欲郭柔远之心,先下念功之诏。
遂增井赋,仍改功臣,式覃北阙之恩,用倚南门之寄。
方推拱极,冀效安边,惟治民素属于忧勤,而得疾遽从于绵笃。
百灵无效,五福克全。
同光三年十二月十二日薨于正寝,享年六十有四。
朝廷素钦尽节,俄览遗文,既增憖老之悲,岂吝饰终之典?
册赠尚书令谥曰忠懿,礼也。
公生当离乱之运,出值艰难之,割据一方,蓄养百姓。
得深沟高垒之固,有被坚执锐之众。
赡水陆之产,通南北之商。
铸铜于蜀山,积粟于洛□者,不足言其富也;
临淄之袂,投淝河之箠者,不足言其庶也。
至若外含大度,内用小心,慎刑既极于精详,举事悉从于简略。
犯则不赦,令比秋霜之严;
恩本无私,惠如冬日之暖。
民惟道化,吏以法绳。
此可以称善为政矣。
言皆必中,行罔自欺。
非正辞不入于聪,非公事不宣于□。
居常无声色之乐,平生以礼义自守。
念十家之产者,躬行节俭;
怀《五子之歌》者,心诫荒唐。
每当烁之威,未尝操扇;
才属鸣鸡之候,早见严装。
以德报恩,远且万里;
至诚感物,动契百神。
此可以称善立身矣。
兴崇儒道,好尚文艺,建学校以训诲,设厨馔以供给。
于时兵革之后,庠序皆亡,独振古风,郁更旧俗,岂须齐鲁之变,自成洙泗之乡。
此得以称善教化矣。
怀尊贤之志,弘爱客之道,四方名士,万里来。
至有蓬瀛谪仙,鸳鸾旧侣,或因官而忘返者,或假途而惜去者,尽赴筑金之礼,皆归簪玳之行。
其馀草泽搜罗,车鱼待遇者,故不可胜纪。
此得以称善招纳矣。
尊天事地,奉道享神,无非克诚,足以监德。
然而素钦释典,大廓法门,众善皆臻,何德不报。
无漏上智,苾刍散布于诸方;
有作良因,伽蓝遍满于乐国。
鍊即山之坚固,铸丈六化身;
丽水之光辉,写五千秘藏。
事非为己,愿乃庇民。
此得以称善求福矣。
功惟理乱,志在尽忠。
安不忘危,常为恃险之诫;
小当事大,罔违与国之道。
以至覆盂数郡,高枕三边。
虽昆彭致霸之俦,未能继踵;
在他燮自尊之患,故不同风。
此得以称善守位矣。
且天惟佑德,民本怀仁
公享富贵者三十年,传册封者四五世。
遗爱铭于人口,忠节书于国史。
臣子之盛,不亦大乎!
逮自陵谷变迁,箕裘废坠,寂寞阙以时之荐,凄凉同乏祀之悲。
仕农工商,慕旧政以如在;
潢污藻,望遗庙以不存。
丙午岁,我师恤邻,阖境向化。
遇今大元帅、吴越国王位钟压纽,运偶负图,当保大定功之初,行兴灭继绝之义。
既克宁于民庶,思咸若于鬼神。
每念闽川所归,本由王氏而盛。
虽子孙异代,已同薰烬之伤;
而春秋二时,宜陈笾豆之礼。
遂命以公旧第为忠懿王,仍参常祀之数。
霸主爰修于废祭,藩侯遂立于丛祠。
行马戟枝,尚存故物;
豚肩樽酒,早荐惟馨。
塑山庭月角之容,立偕老于飞之像。
庭庑未周于工绩,槐檀旋改于光阴。
旧径难寻,已绝罗含之兰菊;
重门长闭,但多仲蔚之蓬蒿。
既乖与祭之仪,殊阙致诚之所。
大宋开宝七年秋九月大元帅吴越国王以时和岁丰,家给人足,俾答福谦之祐,遂申咸秩之典。
凡曰祠庙毁废,并出钱帛修完。
乃命衙直,将躬授人工,旁搜材植。
补遗基而皆备,易旧物以新。
曾未逾时,已闻告毕。
奢俭得以中度,规制得以合礼。
朱轩粉壁,随晚霁以生光;
修竹乔松,向寒霜而吐色。
逞曹笔则阴兵欲动,斗郢工则神马欠嘶。
部从悉周,精灵如在。
矧以故乡将吏,开幕宾寮。
当其草昧干戈,屡经劳苦;
洎自树立基构,尽享崇高
乃塑都押衙建州刺史孟威等二十六人以配飨焉。
斯庙也,前瞰清游,右连净刹。
一路自无于尘杂,四邻皆属于幽奇。
晓雾才开,先露列窗之岫;
疏钟虽近,不惊绕树之禽。
公昔也尝游宴于斯,今也复祠祭于此。
始易宅而为庙,矧将废而能兴。
茍非阴德不衰,令名未朽,又岂能身殁之后,有如此之盛乎!
昱叨居是藩,获毕斯事。
仰嘉猷之未远,听遗爱以长新。
爰述短才,庶存实录。
燕然叙事,虽有谢于孟坚
岘首感人,亦未多于叔子
乃为铭曰:
极天曰岳,惟岳有神。
蓄是英气,生为异人。
干霄利剑,瑞世祥麟。
爰当季运,实庇蒸民。
其一。
唐德将衰,群雄欲出。
阴雾垂地,祅气蔽日。
豹豕猖蹶,雚蒲纵逸。
茍非伟才,焉济王室?
其二。
权为巨盗,亦朋奸。
欲乱中夏,首屠光山
谁谓英杰,同罹险艰。
终则窜迹,能无厚颜?
其三。
爰率部民,同徂万里。
为众恶,公得众美。
因戮凶人,遂奉君子。
立功著名,自此而始。
其四。
漳浦既宁,清源复平。
遂以政事,授于难兄。
孝实志性,谦惟直诚。
静乃揖让,乱则经营。
其五。
愤彼闽川,树兹裨将
苛虐渐笃,政刑俱丧。
锐旅大驱,凯歌连唱。
克定一方,式谐众望。
其六。
始修贰职,已播殊勋。
屏翰之美,朝廷备闻。
迨居重镇,继事明君。
尽忠竭节,松茂兰熏。
其七。
偃仰大藩,荫庥五郡。
虽曰功庸,亦由时运。
二柄齐举,七德兼训。
令子令孙,当年振奋。
其八。
真王重望,上相清规。
陵谷虽变,馨香不衰。
俯缘甲第,遂立严祠。
年祀屡易,笾豆或亏。
其九。
霸主推恩,良时有待。
旧庙克新,遗踪不改。
奂尔金碧,俨然神彩。
灵贶芳名,千秋如在。
其十。
大宋开宝九年三月二十五日立。
闽县将仕郎、试太子校书林操书,□□□知李文质篆额,封击使林□镌字。
代贺李公择户部尚书 北宋 · 刘弇
 出处:全宋文卷二五四九、《龙云集》卷一三
右,某伏审擢能天陛,峻秩民曹,宣力帝念于股肱,赋命国资于喉舌。
在周则兼司会之职而视察,于唐则常伯之联而荐扬。
橐绚紫荷,次邻台象;
骈来异数,大惬舆情。
伏惟某官惟岳储灵,自天播粹,诸公无以右者,天子居然器之。
轩昂白笔之孤标,腾踔凹螭之稳步。
属者骤膺宸奖,进督邦成。
赐衣虽识于元纮,升殿共荣于善果
生齿以上皆书版,于是亦足有为;
富贵于我如浮云,惟公可以无愧。
若某者,㗦嘈短韵,朴樕下才,误蒙半面之知,猥当一道之寄。
贺雀适欣于成厦,疲马徒剧于恋轩。
庆抃交深,悃悰曷既。
司封员外郎许公行状1039年 北宋 · 欧阳修
 出处:全宋文卷七四五、《欧阳文忠公集》卷三八、《黄氏日抄》卷六一、《新安文献志》卷八○ 创作地点:湖北省襄阳市老河口市
君讳逖,字景山,世家歙州
少仕伪唐,为监察御史
李氏国除,以族北迁。
献其文若干篇,得召试,为汲县冠氏主簿
主簿二岁,县民七百人诣京师,愿得君为令。
秘书省校书郎知县事,数上书论北边事。
是时赵普为相,四方奏疏不可其意者,悉投二瓮中,瓮满辄出而焚之,未尝有所肯可,独称君为能,曰:「其言与我多合」。
又二岁,徙江华,未行,转运使樊知古荐其材,拜太仆寺丞磨勘钱帛粮草,监永城和籴,知海陵监。
三岁,用盐最,迁大理寺丞赐绯衣银鱼,监泗州排岸司。
赞善大夫、监永兴军榷货务,迁太常丞、知鼎州
州杂蛮蜑,喜以攻劫为生,少年百馀人私自署为名号,常伺夜出掠居人,居人恶之,莫敢指。
君至而叹曰:「夫政,民之庇也。
威不先去其恶,则惠亦不能及人」。
君政既行,盗皆亡入他境,约君去乃还。
国子博士奉使两浙、江南,言茶盐利害,省州县之役,皆称旨。
出知兴元府,大修山河堰。
堰水旧溉民田四万馀顷,世传汉萧何所为。
君行坏堰,顾其属曰:「酂侯方佐汉取天下,乃暇为此以溉其农,古之圣贤,有以利人无不为也。
今吾岂宜惮一时之劳,而废古人万世之利」?
乃率工徒,躬治木石,石坠,伤其左足,君益不懈。
堰成,岁谷大丰,得嘉禾十二茎以献。
尚书主客员外郎京西转运使,徙荆湖南路
荆湖南接溪洞诸蛮,岁出为州县患。
君曰:「鸟兽可驯,况蛮亦人乎」!
乃召其酋豪,谕以祸福,诸蛮皆以君言为可信。
讫三岁,不以蛮事闻朝廷。
君罢来朝,真宗面称其能,会有司言荆南久不治,真宗拜君度支员外郎知府事
荆南钤辖北路兵马,于荆湖为大府,故常用重人,至君特选以材,用员外郎自君而始。
明年,迁司封员外郎,赐金紫,徙知扬州
州居南方之会,世之仕宦于南与其死而无归者,皆寓其家于扬州
故其子弟杂居民间,往往倚权贵,恃法得赎,出入里巷为不法,至或破亡其家。
君捕其甚者笞之,曰:「此非吏法,乃吾代汝父兄教也」。
子弟羞愧自悔,稍就学问为善人,风俗大化。
岁满,在道得疾,卒于高邮
君少孤,事其母兄,以孝谨闻。
常戒其妻事嫂如姑,而未尝敢先其兄食,衣虽弊,兄不易衣,不敢易。
初,违命侯遣其弟朝京师,君之故友全惟岳当从,以其家属托君。
惟岳果留不返,君善抚其家,为嫁其女数人。
李氏国亡,君载其家北归京师,以还惟岳
历官四十年,不问家事。
好学,尤喜孙、吴兵法。
初在伪唐,数上书言事,得校书郎,遂迁御史
王师围金陵,李氏大将李雄拥兵数万,留上江,阴持两端。
李氏患之,以谓非君不能召
君走上江,以语动即听命。
已而李氏以蜡书止溧水,君曰:「此非栅兵之地,留之必败」。
乃戒曰:「兵来,慎无动,待我一夕,吾当入白,可与公兵俱入城」。
君去,王师挑之,辄出战,果败死。
君至,收其馀卒千人而去。
君少慷慨,卒能自立于时。
其孝谨闻于其族,其信义著于其友,其材能称于其官,是皆可书以传。
谨状。
许迥 北宋 · 蔡襄
 出处:全宋文卷一○二○、《蔡忠惠集》卷二九、《新安志》卷六、《八代文钞》第三六册、乾隆《仙游县志》卷四九、《莆阳文辑》卷四
许迥字光远歙人也。
歙于五代末属伪唐。
伪唐士人尤以权利舆服相夸,独好击剑,负气,以贫事其母,不屈。
开宝七年,王师伐金陵仲兄为光庆殿使,分护北城,亦以光庆殿承旨从焉。
外攻急,矢雨下,兄被重伤,戒曰:「我将死主矣,汝归慰吾亲」。
以身蔽之,兄骂曰:「君亲忠孝,我与汝均有,不可乎」?
乃去。
明年金陵平,例迁汴。
及兄为冠氏,部所部城州城
有贼李潜号为强桀,所过剽掠,入冠氏,问令在否,曰:「令魏城下,独其弟在耳」。
曰:「吾固闻许迥之为人」。
即领徒去。
惟岳以文词名江南与之善。
惟岳尝从后主弟朝京师,俱留不遣。
金陵平,惟岳之族归汴。
惟岳有子,先因兵乱,失其所之,后迹知其为淝水钜盗李某所俘,以为己子。
李日杀夺道上,州县莫能禁。
惟岳泣谓曰:「吾且死,则谁收之?
唯公为能出吾子」。
时在魏,径之淝水
且至,果遇盗二人遮剌。
曰:「李家若雄豪,欲杀义士,无所事刃」。
盗惊止。
前泣曰:「汝所俘子,吾兄弟子也。
闻义者哀人之急,而勇者明己以信。
汝岂效草间无知辈耶」?
盗迎舍,厚饮食之,还金氏子。
当是时,以节勇闻,而河北大官屡欲荐之于朝。
曰:「能宁浮游江淮,不能就刀尺间以活」。
遂终淮上,年五十八。
有子会云。
东林寺题名 北宋 · 周惇颐
 出处:全宋文卷一○七三、《元公周先生濂溪集》卷六
周惇实茂叔、余从周元礼、孙俨安礼、王深之长源、沈遁睿达、乐岳惟岳嘉祐庚子十月二十一日,相会东林寺
崇寿禅师塔铭 北宋 · 文同
 出处:全宋文卷一一一○、《丹渊集》拾遗下、《蜀中广记》卷八五
禅师俗姓仇氏名惟己字亚休,邛州蒲顿人。
自少时,趣尚便高远,不与邻里诸儿同嬉戏。
惟是闻作佛事,则汛洒供献,恭勤精愿,不敕之而自率,常恐若不能如法者。
父母异之,乃俾隶大邑静林僧籍,以仁普为师。
年十六,遂落发;
二十受具戒,来成都太慈寺听讲大乘诸经,尽通晓奥义。
后七年,还旧居。
其所止,悉荒落不治,但腐椽破壁,欹邪罅漏,陈屋数间而已。
师恬然安一榻,处其中无厌色。
乡人有胡昭惟岳者,高世之士,善吟诗。
其最深处,虽唐人盖亦有未能到者。
师师之,入室矣。
师尝以诗见邑宰秘书丞滕乔,乔一读,重之。
来谢师,见庭庑坏裂,殆不可坐起,倡邑人为修之。
未几,台殿楼观,一一完具。
师之德业自此愈远闻,闾里之人皆钦向之。
师是后不复他出,扫静室,据古几,宴坐一食;
遇物感兴,时亦作诗。
其句度夷澹清粹,不若其徒之所为者。
与人语和软,未尝辄迕人;
出入县中六十年,亦未尝以爱恶置利害于其间,众皆称之。
师素坚强少疾,状貌修伟,慈恕温裕,县人无长少,咸愿见之。
见必拜伏欣喜,丁宁留连,师诲谕慰满而后去。
一日,忽召其弟子在前,且曰:「人既生,理当有死;
死常事,非异事。
吾无死生且久矣,汝等当体吾之所以无死生者,慎勿戚戚如众人,乃不累吾今日之所咐嘱尔」。
慕安等泣曰:「师胡为是言,有何所缘耶」?
师曰:「吾之神光一道去矣,留此无数刻。
汝当奉吾所戒,曰恶不宜为,善不宜失」。
语已,摄足趺坐,叠手瞑目而逝。
摇挽不动,嶷如塑刻。
享年八十六,治平元年十月二十三日也。
远近缁素来赴哭者殆千人。
众谓宜以师之真身,建苏涂而扃藏之,使来者观相起善,芟去三毒,回面正法,不堕恶道,亦师之不言之教也。
慕安等遂从其谋。
风神凝然,愈久不坏,见者谨畏,如侍诸侧。
余往年尝居郡幕,识师甚熟;
后复来权州事,师则已化矣。
归日,枉道过邑,诣师塔下,旋绕瞻礼,悲悼叹息。
虽然,师之面目如生,而师之语言已不闻矣,呜呼!
熙宁五年,余知陵州,师之孙慕真来诣余求文,以铭师之塔。
余昔既闻道于师也,辞将云何?
乃铭之曰:
是身如浮云,倏生而忽灭。
形质本何有?
聚散俱为幻。
夫人而昧此,演起无量法。
从一十百千,乃至万亿兆。
譬如蚕吐丝,缠缚身自狱。
既裸而复羽,孳种无由断。
出此而入彼,轮回岂知觉。
师有大智镜,初谁为磨拂?
光明发虚空,净无一尘染。
大曜满法界,欲照谁能执?
收歛付诸匣,乃是所假者。
示现于世人,师以愿力故。
师之所非相,真实不思议。
凡所见闻者,依以为渐入。
由此登佛地,其则固不远。
书以告诸后,咸愿起正信。
重序九皋集 北宋 · 文同
 出处:全宋文卷一一○四、《丹渊集》拾遗下
大邑缺令,余以郡从事来摄其治。
既至,乐其少讼而多暇,独未见有过从可延之与语议者。
问左右,皆言:「静林有老僧,曰惟己,戒业甚高,凡士大夫之贤,与其徒之名者,多与之游,无不歌咏,以道其为人。
在里闾,一切皆归尊之,不敢怠。
此疑可以当君子之求访者」。
遂召来,果与他浮图者异。
状貌秀健,襟宇恢扩,辩论博给,根固基厚,信释氏之门景星庆云尔。
余大喜。
明日,诣其所居。
一室寥然,远介江上,幽澹虚洁,整整可爱。
视其壁,有画儒者像,榜云「长秋山人胡昭甫字惟岳真」者。
旁有赞,乃己师之辞,讲胡之美尤盛。
问之,曰:「此己师师也。
当僭孟朝,渠为进士,有诗名。
于时不第,己师得学四声于其门下。
今不幸,而其嗣泯绝。
己师既其教诱,窃惧其为鬼而死无食处,故图之,庶朝夕得以瞻慕,而岁时得以献享也」。
余闻之,益重其所存,因而叹曰:「夫世之具儒衣冠,而把吾孔氏之书卷者,过耳历目,莫非皆仁义之说;
及于其所事师,一反面不复更名之者多矣,况肯有恤其没后者耶?
己师乃学佛者,断念割爱,实曰其事,今反能如此,宜乎吾心之信确确而愈坚」。
因索其诗,得七百首。
携归,讽诵累日。
温纯谨愿,含蓄意思,诚钟磬埙篪之雅韵,鸾凤虎豹之奇采。
其舂容彪炳,不假于他,而一出于自然矣。
余固愿为之序,使行于世。
期览之者知己师不独号方袍,而能为辞章,亦著其行义磊砢魁特,而绝出于众人尔。
己师字亚休姓仇氏
识余时,年七十五岁云。
皇祐癸巳下元夜三更,杳杳堂书此序。
北岳庙定州地震开启祭祷道场青词 北宋 · 王安石
 出处:全宋文卷一四二三、《临川先生文集》卷四六、《古今图书集成》庶徵典卷一二○
恭以地职持载,静惟其常。
今兹震摇,以警不德。
涉河而北,又用惊骚。
惟岳有神,芘绥厥壤。
祓除祠馆,按用祈仪。
请命上灵,冀蒙孚佑。
敢忘夤畏,以答眷歆?
王仲芳墓志皇祐五年八月 北宋 · 冀膺
 出处:全宋文卷一○三一、光绪《山西通志》卷九四
王氏居太原,自唐至五代,世为著姓,惟府君高尚不仕。
太平兴国四年太宗平晋,迁其人于京辅,府君暨余大父偕占籍曹南。
后诏还新榆次以保之,府君遂居焉。
淳化四年,年六十,疾终于家。
子孙耳目按其事,故得以书。
府君讳仲芳太原人,生于东城,长而有识,晓时务。
始学书数于乡先生胡公,数年究极其艺,公益器重,以其子妻之。
生二男,长曰仁丕,次曰仁乂。
虽孝悌克家,而不使致富,众疑之,复劝以艺进,府君语曰:「邦危众离,王师荐至,遁将不暇,忍自系耶」?
故城降之日,名者缰,利者锁,惟府君脱然无累,君子谓之知几。
暨行至迁所,命给田以口分法,府君率其子事耕稼,勤以治生。
中间或诱私以还乡者,人多可其说,独府君止之,谓「今天下大同,此亦王土,怀土去乡,宜安之」。
未几,果有听还之诏,其识时有如此者。
榆次,岁饥,民有为盗者,府君知之,因尽出所畜财以贷,由是盗反卫其家。
明年,偿者如市,较其利数倍,家遂肥,乡人于今称之。
君常话五代事,自明宗而下,历历不忘,皆知所以盛衰之本,以戒其家人。
既卒,子孙欲葬之先茔,兵火烟毁,寻之不知其所,葬是以缓。
仁丕、仁乂暨夫人胡氏继亡。
孙五人:长曰纬,举进士不第;
次惟简,会西鄙用兵,请出家财助边,朝廷奇之,授试将作监主簿
惟德,太常寺奉礼郎
惟几,试将作监主簿
惟岳,治产业。
纬未几卒。
曾孙八人,玄孙一人,咸奉府君之灵,以皇祐五年八月二十四日葬于三徙乡郭社里之西原,举胡氏丧祔,从吉卜也。
二子之穴又次焉。
铭曰:
呜呼府君,代为晋人。
遁世不仕,知几若神。
宁家教子,总艺存身。
财富以义,盗怀其仁。
安危时态,生死天真。
庆馀于后,子孙振振。
按:同治《榆次县志》卷一二,同治二年凤鸣书院刻本。